楊振寧的老師,論文被撕毀,成果被學界打壓,蟄伏50年終獲諾獎認可
1940年代,在美國的芝加哥大學,曾有一位印度裔老師默默無聞地在那里教著書。有一年他開了個天體物理學高級研討班,因為老師本人沒什么名氣,班上只有兩個學生,楊振寧和李政道。
十幾年后,這位老師座下的這兩位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恒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但他還是一如既往被遺忘。
其實,他也并不是沒有顛覆級別的學術成果。他曾經推翻過大科學家泡利的不相容原理,不相容原理認為所有恒星都會在晚期塌縮成白矮星,但他卻認為不相容原理不能夠阻止質量大于某個極限的恒星發生坍縮,也就是說只有低于這個極限的恒星才會塌縮成白矮星。
很可惜,他的成果一經面世就被學界無端地否認了,甚至連導師愛丁頓都不認可他的觀點,還把他的論文給撕了。到后來,事件演變幾乎都演變成了他和導師愛丁頓兩人的戰爭,但是鑒于愛丁頓在學界的巨大影響力,他一直拿不到話語權,只能蟄伏。
1983年,在論文發表了近50年后,他的研究成果終于獲得了學界的認可,他也終于憑借著這個學術成果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就是198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
A.
喇曼
B.
霍拉納
C.
錢德拉塞卡
D.
彭齊亞斯
提 交
技點百科
亞瑟·斯坦利·愛丁頓
(英國 英國天文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
亞瑟·斯坦利·愛丁頓(ArthurStanleyEddington,1882年1
楊振寧
(中國 物理學家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三河鎮,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香港中文
白矮星
(宇宙)
白矮星(White Dwarf,也稱為簡并矮星)是一種低光度、高密度、高溫度的恒
相關領域
人物
科學
天文
農學
地球科學
物理
地理
題目知識點
【科學】
198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錢德拉塞卡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任教,并在這里開設過天體物理學高級研討班,班上只有楊振寧和李政道兩個學生。
錢德拉塞卡
楊振寧-中國 物理學家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李政道-科學家
CCC
2019-12-13
xfplay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