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江蘇省和安徽省是兩個相鄰的省份。不過,一般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江蘇和安徽這兩個省份在歷史上曾有三百多年的時間是被劃歸在同一個省份的。
話說,元朝在統一中國之后,就在中國建立了一個對中國影響深遠的政治制度,那就是行省制度。這個制度的影響有多深遠,看看后續的朝代就知道了。元朝滅亡后,后續的明朝、清朝都沿用了行省制度,甚至連民國和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的都是行省制度。
元朝將全國劃分為10個行?。簬X北行省、遼陽行省、河南江北行省、陜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肅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廣行省。其中,江浙行省的轄區范圍包括今天的江蘇省、安徽省南部,浙江省、福建省全部以及江西省東北部。自此,安徽和江蘇開始成了一家人。
朱元璋創建明朝后,以南京為都城。江蘇和安徽被劃為直隸省。后來,燕王朱棣發起“靖難之役”,將都城從南京遷往北京。朱棣將北京及其周邊地區改為北直隸,而原來的直隸地區改為南直隸。南直隸的轄區,大致相當于今天的江蘇省、安徽省和上海市。
1644年,清朝入關。清朝統一全國后,廢除了南直隸,改為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巡撫衙門位于南京??滴醭跄?,清朝又改承宣布政使司為行省,于是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就變成了江南省。
江南省仍然包括今天的江蘇省、安徽省和上海市等地。
1661年,清朝將江南省一分為二,東稱“江南右布政使司”,西稱“江南左布政使司”,簡稱為“江南右”與“江南左”。江南右就是今天的江蘇省,江南左就是今天的安徽省。于是,江蘇省和安徽省結束了近300年的一家人歷史,從此分家過日子。
那么,江蘇省和安徽省又是怎么得名的呢?原來,1667年,康熙取江寧府和蘇州府的前兩個字,將江南右布政使司改名為江蘇布政使司;取安慶府和徽州府的前兩個字,將江南左布政使司改為安微布政使司。江蘇和安徽的省名自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