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對歐洲地理有所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一點,在歐洲,尤其是西歐和北歐,即便很多國家處于地球的高緯度,他們在冬天也不會感覺很冷,但是在中國,處于相近緯度的地區卻是冷的要死。
這是為什么呢?其實,這是因為洋流影響。
北大西洋暖流是大西洋北部最強的暖暖流,是墨西哥暖流的延續。
北大西洋暖流對西歐與北歐氣候有明顯增溫增濕作用。每年向西歐與北歐每公里海岸輸送相當于燃燒6000萬噸煤釋放的熱量。使沿岸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性氣候,并且一直延續到極圈內。1月份平均氣溫要比同緯度亞洲與北美洲的東海岸高出15~20℃,從而使北歐盛長混交林及針葉林,巴倫支海西南部終年不封凍。
北大西洋暖流在北緯50°的西半球分成三股:北面的向西北流到冰島以南,中間的經挪威海進入北冰洋,南面的沿比斯開灣、伊比利亞半島外緣南下。這些暖流使身處高偉、本該白雪皚皚的歐洲變的氣候宜人,溫暖舒適。在夏天由于身處高偉,光照時間相對較短且受太陽光輻射小,溫度不會很高,保持溫暖。冬天又因為暖流影響,海岸吹來溫暖的風,使得溫度較為溫和,一般均處在0℃之上,而很少下大雪。
中間那股暖流也使得俄羅斯唯一的不凍港——摩爾曼斯克港(北緯69°)位于北極圈內,俄羅斯的最北端。與之相比,俄羅斯最南端的港口——海參崴(北緯43度)每年有4個月的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