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波那或拉瓦那(Ravana),是楞伽(Lanka,羅剎之都)的羅剎娑之王,長有十個頭顱,因此又稱“十首王”,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登場的反派,名字帶有「以暴力讓人痛泣」的含意。他是僧侶Vishrava和達伊提耶公主Kaikesi所生的其中一個孩子,哥哥俱毗羅(Kubera)為前羅剎娑之王,有三個弟弟,分別為康巴哈那(Kumbhakarna),維毗沙納(Vibhisana)和伽剌(Khara)。因為《羅摩衍那》的關系,在印度文化中,羅波那是邪惡,妖魔的象征。羅波那因為好女色而拐走悉多。悉多的丈夫羅摩因此前往楞伽島(今斯里蘭卡)將羅波那殺死并救回妻子。盡管如此,對羅波那的描寫并非單純為一個魔王,他是有能的統治者、濕婆的忠心追隨者,經父親指導下熟讀經書吠陀和奧義書及通竅軍事,又能彈奏維納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