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梵天
(印度神話?至高神 | 創世者 | 印度教三至高神之首)
大梵天(英文:Brahma,音譯“婆羅摩”),大梵天“婆羅摩”是印度教神話中的至高神、創世者,梵文字母的創制者,印度教三至高神之首。在此三聯神中,大梵天被視為宇宙的創造者,而不同于毗濕奴和濕婆。在尤為古老的神話中,大梵天似兼有創造、維護和破壞三種職能。大梵天為該三聯神中較為抽象之神,納入神話題材亦較少;而在印度教范疇,卻居于重要地位。他的坐騎為孔雀(或天鵝),配偶為智慧女神妙音天女,故梵天也常被認為是智慧之神。雖然梵天在印度教里是三位主神的其中一位,但很少印度教徒實際崇拜他。今天的印度有好幾萬座寺廟供奉三位主神之二的毗濕奴和濕婆,但供奉梵天的寺廟卻極為少見。印度神話很多故事都提到梵天因為受到詛咒而在地球上乏人崇拜。
知識樹
時光軸
論點集
總題庫
閱讀模式
知識樹 創建頁面
知識樹 創建說明
領域
提 交
印度神話
神話人物
印度
神話
亞洲
南亞
傳說
傳說人物
虛擬人物
人物
詞條相關
詞條 主頁
》
詞條 科普
》
詞條 事件
》
詞條 題庫
》
詞條 知識
》
印度神話,蟻垤仙人怒斥獵人,覺醒詩才
印度神話,蟻垤仙人苦行之時,曾碰到一個獵人將他修行所在的大樹上的一只仙鶴射下,導致他大怒斥責。這時,蟻垤仙人突然發現自己的語句充滿韻律,這才意識到當年婆羅摩允諾自己的詩才已經覺醒。之后,蟻垤仙人又試著寫了首詩,但當他細看時卻發現自己竟然不明其意,于是找到了婆羅伐遮請教,最后在婆羅伐遮住處得到那羅陀指點,原來是讓他專心完成《羅摩衍那》。
印度神話,婆羅摩點化強盜羅多那迦,蟻垤仙人誕生
印度神話,蟻垤仙人原名“羅多那迦”,是一名惡貫滿盈的強盜,本以為自己所做的惡事所得都用來贍養家人,家人應該會為自己分擔罪惡,最后卻在大梵天婆羅摩的點撥之下發現并非如此,于是幡然悔悟,在婆羅摩的指導下訓練念出能夠洗清罪孽的“羅摩”的名字,直至周身筑起白蟻巢,肉身被白蟻啃食,最后還是被婆羅摩復活,并賜名“伐爾彌吉”,人稱“蟻垤仙人”。
印度神話,蟻垤仙人苦行成功,受命創作《羅摩衍那》
印度神話,大盜羅多那迦在婆羅摩的指導下開始苦行念出“羅摩”的名字,甚至連周身開始筑起白蟻巢穴,自身肉體被白蟻啃食都不自知,后來還是在婆羅摩的神力下重塑了肉身復活。復活之后的羅多那迦被婆羅摩賜名“伐爾彌吉”,并獲得承諾會被賜予寫詩的才能,讓他記錄羅摩一生的功績,寫出史詩《羅摩衍那》。
印度神話版諾亞方舟,毗濕奴轉世小魚摩蹉點撥摩奴造大船躲避洪水
印度神話,摩奴在苦行之時,曾有毗濕奴轉世小魚摩蹉向他尋求庇護,摩奴答應庇護小魚,并先后將它帶到水缸、水池、恒河和大海照料,最后小魚向摩奴透露自己毗濕奴轉世的身份和大洪水即將滅世的消息,讓他準備大船帶著種子與北斗七星七位仙人躲避洪水,并在洪水親自當中帶著大船平安度過。之后,摩蹉又讓摩奴繼續苦行提高神力再次創造萬物生靈。
印度神話,十車王馬祭求子,毗濕奴轉世十車王四子,羅摩出生
印度神話,十車王老年無子,因此想要舉辦馬祭來向天神求子,于是大興土木,并請來梨沙瑟林伽主持馬祭典禮,終于獲得大梵天婆羅摩賜予神食。十車王的三位王后吃下神食后,果然先后生下四位王子,分別取名羅摩、婆羅多、羅什曼那和沙多盧那,而且他們都是大神毗濕奴的轉世分身。
印度神話,眾神為什么奈何不了羅剎之王羅波那?非得大神毗濕奴轉世才能殺了他
印度神話,羅剎之王羅波那因為是大神梵天的曾孫,因此生來便力大無窮,法力高強,同時又通過萬年苦行與十度割首,長出了十個腦袋,愉悅了大神梵天,因此獲得了大神梵天不受天神與惡魔傷害的祝福,但因為沒有說不受凡人傷害,因此大神毗濕奴借十車王求子馬祭,轉世為十車王四子,然后以繼承自己一半神力的長子羅摩凡人身份討伐并殺死了羅波那。
加載更多
加載更多
加載更多
加載更多
xfplay欧美